原標題:[重磅]又一個中央“一號文件”:全麵小康意味著我們不能讓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2月4日,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又開始新一輪的輪轉。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文件,是中央在改革開放以來第20次、新世紀以來第15次以第一號文件指導“三農”工作。
中央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的全麵部署,在萬物複蘇生長的時節,將隨著一粒粒種子播撒入地,在每一道田埂間孕育嫩綠綠的希望。
第十五年了,中央“一號問題”,為什麽又是它?
新時代,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食為政先,農為邦本。農業或者說飯碗問題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過分。
中央一號文件聚焦“三農”這一不成文的慣例,幾乎成為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之路不曾缺席的側影。
2018年的一號文件,不隻是“慣例”那麽簡單。新時代的美好願景,植根於希望的田野上。
走進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在鄉村,在崇山峻嶺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正是矛盾表現最突出的所在。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民生的根本問題,更是國家發展大計的的根本問題。
“全麵小康”到“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藍圖中,沒有農民的全麵小康就沒有國家的全麵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決定著我國全麵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中國,正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
使命前所未有之重,但起點也前所未有之高——
五年來,村莊基礎設施日新月異。國家派了77萬個駐村幹部,調去了14萬個村長,又大力投資,集中精力辦大事,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五年來,糧食生產能力上了新台階。糧食年產破1.2萬億斤大關,連續四年保持這個水平,肉蛋菜果魚穩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世界水平。
五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麵明顯改善。農耕機械化水平超過6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6%,5億畝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成為新時代希望的田野。
五年來,更多的農民在走向富裕。剛剛過去的2017年,農村人均收入達到13432元,全國農村貧困人口5年累計減少6853萬人,480萬農民工返鄉創業。
五年來,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在城市的後花園裏,越來越多的“城裏人”在這裏度假養老,而這裏的農產品通過電商更便捷地銷往城市。
五年來的不懈努力,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有社會主義的製度優勢,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有曆史悠久的農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新時代,最大的發展潛力在農村
站牢起點,把握問題,中國的目光所在是新時代的“三農”全局。
一個村子一個中國。新時代,我們在農村看見的,是一個熱氣騰騰的中國,是一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中國。
大勢已明,前行的腳步必須倍加堅定,對問題的認識,必須更加清醒——
第一,從自身來看,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收入不高的老問題不解決,“三農”就會成為社會善治的死角,成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第二,從外部結構來看,目前我國仍處於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動力轉換的窗口期,農民持續增收難度日益加大。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麵臨著艱巨挑戰。
第三,從整體來看,粗放的農業發展方式守不住綠水青山。
全麵小康的題中之義是,我們不能讓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了一係列有針對性的重大舉措,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縱觀整份文件有兩個重要特點:
一是全麵。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是鄉村全麵的振興。文件都相應的作出了一一部署。
二是長遠。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曆史性任務。文件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製度框架和政策體係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麵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麵實現。
2018年的“一號文件”以問題為導向,把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統籌謀劃,目標隻有一個:農村的全麵振興。
新時代的“三農”不能有一個短板。
新時代,自治、法治、德治
築牢鄉村振興基礎
實踐證明,鄉村振興,不真刀真槍地幹,是幹不出名堂的。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文件特別提出要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製。
法治農村是基礎。文件提出,要強化法律在維護農民權益、規範市場運行、農業支持保護、生態環境治理、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等方麵的權威地位。隻有讓社會的每一麵都在法治的框架下運行,社會的每一個個體心中都根植法治的種子,
平安農村是保障。文件提出,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等。
在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固然任務艱巨,但中國自有信心識局、破局。
中國在新時代取得新發展,必須也必然走向收獲和豐收的季節。因此,當鄉村振興的和風拂過麥浪,我們更應立足國情農情,順勢而為,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幹實幹、久久為功,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奔一路、盼一路回到的那個家鄉,有泥土芬芳,也有擘畫的美麗前景。新時代,我們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
責任編輯:張岩
"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