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題: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

  ——中央農辦主任韓俊解讀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

  新華社記者董峻

  新華社4日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以“三農”工作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第一時間接受采訪,全麵解讀文件精神。

  管全麵、管長遠的“三農”工作重要文件

  韓俊說,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講意義、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提要求。與以往相比,今年的文件有兩個重要特點——管全麵、管長遠。

  “以往的中央一號文件講農業問題、講農村經濟發展講得比較多。”韓俊說,“今年的文件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都作了全麵部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重要行動。”

  他解釋說,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是鄉村全麵的振興。

  他強調,二十字總要求的這五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應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不能顧此失彼、隻抓其一不顧其他。

  韓俊同時表示,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曆史性任務,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文件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

  這三個目標任務分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製度框架和政策體係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麵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麵實現。

  強化鄉村振興的製度性供給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和政策體係,這是文件的一個重要內容。”韓俊說,“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必須抓住‘錢、地、人’等關鍵環節,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體製機製障礙,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促進公共資源城鄉均衡配置。”

  障礙怎麽破?韓俊結合中央一號文件內容指出三個關鍵——

  解決“錢”的問題,關鍵是健全投入保障製度,創新投融資機製,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解決“地”的問題,關鍵是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鄉平等交換機製,加快釋放農村土地製度改革的紅利。

  解決“人”的問題,關鍵是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製,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

  韓俊指出,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政策問題。文件對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部署了許多重大改革任務,如部署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按照“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方向,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

  他強調,這項改革不是讓城裏人到農村買房置地,而是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使農民閑置住房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文化、教育等產業的有效載體。

  確立鄉村振興戰略“四梁八柱”

  韓俊說,鄉村振興講究的是實幹。文件謀劃了一係列重大舉措,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文件提出,製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通過與文件對表對標,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有黨內法規保障。文件確定,研究製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把黨領導農村工作的傳統、要求、政策等以黨內法規形式確定下來,完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

  ——有一係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支撐。如,製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等,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製定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指導意見、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等,以及建設一批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等。

  ——有全方位的製度性供給作保障。文件圍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製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製度、全麵建立職業農民製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製、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等方麵,部署了一係列重大改革舉措和製度建設。

  文件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做出全麵部署。如,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集中清理上級對村級組織考核評比多、創建達標多、檢查督查多等突出問題,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製度等。

  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韓俊說,在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製機製方麵,文件提出一係列新要求: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製。

  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製,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每年要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

  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製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

  在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方麵,文件也有“實招”。如: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製,全麵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派出第一書記。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煉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注重提拔使用實績優秀的幹部,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旗幟。”韓俊最後表示,“必須夯實責任,做到認識一致、步調一致,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真正落到實處。”(完)

責任編輯:劉德賓 SN222

"